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

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決定

   三國時,曹操陣營的謀士賈詡是一個非常了解人性,而能加以運用的人,生平極為傳奇。
   賈詡的出身是一個被鄉里推舉的孝廉,本來想平凡過日子,卻遇到董卓為亂,而他卻在董卓的女婿所率的部隊裡作一名參謀。後來董卓被呂布及王允設計殺害,手下便慌作一團,李傕、郭汜恐怕王允追究他們的罪責就計畫把軍隊解散了逃回家躲起來,可是賈詡卻阻止他們說:你們都是涼州人,王允這幫人是不會放過你們的,你們現在解散了軍隊,手無寸鐵,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拿下你們來。我看咱們還是率部隊往西去拿下長安,為董卓報仇。果然這一號召,許多涼州人都投效來,把長安殺得是腥風血雨,王允也死了,呂布率百餘名士卒逃得不知去處。可是李傕、郭汜這兩人根本不是塊料,佔據了長安,還當是打劫,燒殺擄掠,賈詡見狀也嚇得遞了辭呈走人。
  走到華陰遇到段煨,就暫時留下來了,可這段煨很畏懼他,只是表面上裝著很禮遇他的樣子,他想這不是好事,萬一哪天他想不開,就會拿他開刀了。所以只好再找個理由走人。
  這回是到南陽去投靠張繡,張繡倒是個自成一方面的人物。不過南陽是曹操跟袁紹必爭的一個據點,曹操曾三度與張繡交鋒。第一回:本來張繡是屬於曹操的,但他想自立,所以賈詡就給他出主意,趁其不備把曹操的軍隊整個趕出南陽。第二回:曹操有備而來,初一接戰就把張繡打得滿地找牙,可沒等拿下南陽就收兵了,原來袁紹趁他不在許都,要去劫持獻帝,逼得曹操鳴金收兵。到了第三回,曹操又率兵來,但卻傳出張繡與劉表結盟,準備一開戰,劉表就從荊州來攔腰一擊,曹操沒把劉表算在內,只好撤兵。可這張繡貪功,率兵去追,賈詡怎麼勸阻他就是不聽,結果被曹軍打得是鼻青臉腫,可灰頭土臉的剛踏進營帳,賈詡就勸他再追擊曹軍,這下子讓張繡是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,賈詡不跟他多囉嗦,直催著他去追擊,結果大勝而歸。張繡對賈詡是佩服得五體投地。原來曹操這次撤兵是有計畫的,所以早防著你張繡來追擊,因此一擊就中,把張繡打趴下;可曹操萬想不到,敗得如此悽慘的張繡會捲土重來,所以吃了暗虧。賈詡還在上一次的交鋒中散播袁紹進襲許都的消息,讓曹操退軍。一連三回,賈詡的睿智讓張繡驚為天人,從此對他言聽計從。
  曹操與袁紹的實力相差懸殊,而南陽是兩軍要進入淮河流域擴增實力的門戶位置,賈詡思量,張繡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獨撐得住的,早晚要擇一而宗。但誰才是自己及張繡的最好依歸呢?答案是曹操。曹操勢弱,張繡對其相對重要,而且曹操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,是具備政治智慧的。相反的,袁紹連自己弟弟袁術都難容,則又如何能容得下張繡呢?但在這幾次與曹操的衝突中,殺了他的長子曹昂及姪子曹安民還有大將典韋,這些帳成了投效曹營的最大障礙。但曹操聽說張繡有意投效後,就積極表現出盡棄前嫌的態度,所以賈詡力勸張繡投效曹營。
  曹操也依前約,分外禮遇張繡,給他兩千戶的封賞。賈詡成了他的重要謀士。但從此賈詡就謹言慎行,也不結交其他朝臣,連嫁女都很低調,一直活到七十七歲壽終正寢。
  賈詡的前半生都一直在一個混沌的世界裡打滾,遇到董卓及李傕、郭汜等也非其所願,後來遇見張繡,算是對他有提攜之情,但他知道曹操才是其最後的歸宿,因此他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選擇,這是何等的智慧呀!
  台灣在兩岸與國際上有極為敏感的政治環境,領導人相對要有極高的政治智慧來處理彼此關係,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決定,就是台灣領導人所需要的智慧。2000年陳水扁執政,本可一改國民黨李登輝以往搖擺的兩岸政策,廢棄兩國論,但卻沒有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決定,反而一直與中共糾纏所謂的“九二共識”內容,因此遭到中共關閉協商大門的待遇。台灣就在八年的停滯中磨損掉國力,而今,民進黨還要走以往的老路嗎?其對九二共識的否認與兩國論的堅持,正在繼續其錯誤的政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